随着航运脱碳的加速,对船用替代燃料的需求大大增加。绿色氢因其零排放而脱颖而出,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,与传统燃料混合使用,或完全替代内燃机中的传统燃料。其高能量密度使其适合长距离航行。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预测,到本世纪中叶,每年将需要约6000万吨绿色氢作为船用燃料的原料。根据目前的政策趋势,预计到2030年对船用燃料的需求将达到13EJ。要实现到2030年减排30-40%的短期目标,需要将零碳燃料的比例提高到10%(1.3EJ),相当于约7000万吨绿氨。这一数额是目前全球氨贸易量的3.5倍,是甲醇贸易量的两倍。

为了满足2030年绿色氢的需求,所需资源主要如下:
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方面,根据国际能源署(IEA)的估计,需要额外的600TWh可再生能源,这需要安装230GW的风能和太阳能。
电解槽产能方面,IEA预测到2030年需要130GW的电解槽产能,与2030年规划的175GW电解槽项目一致。
在碳中性燃料项目方面,DNV报告显示,世界上有超过2,200个正在进行和拟议中的碳中性燃料生产项目(其中大部分仍处于规划阶段,尚未作出最终投资决定或已开始建设,其中大部分并不专门用于为航运提供燃料)。这些项目的目标是到2030年向市场供应4500万至6300万吨油当量燃料。
在集装箱船的改造中,需要对现有的集装箱船进行清洁燃料改造。比如氨和甲醇需要调整燃料储罐、管路系统,甚至发动机,以保证与氨或甲醇的兼容性。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重要。
融入绿色氢不仅是海运业脱碳的选择,也是IMO实现减排目标的必要条件。到2050年实现航运业完全脱碳,全行业需要克服储氢、基础设施开发、船舶改造等多重挑战。这需要技术进步、监管框架的完善、市场激励和金融投资的共同推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