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运整柜出货流程涉及多个环节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货物安全、高效运输,以下是详细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:
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货物信息确认
明确货物名称、数量、体积(CBM)、重量(KG)、材质及特殊要求(如危险品、冷链)。
示例:出口500箱电子产品,体积40CBM,重量15吨,需恒温运输。
选择柜型与数量
常见柜型:
20GP(28CBM,限重21吨)
40GP(58CBM,限重26吨)
40HQ(68CBM,限重26吨)
45HQ(78CBM,限重29吨)
计算依据:货物体积/重量比(如40CBM货物选20GP或40GP,需对比装载效率)。
订舱与船期确认
向货代或船公司提交《订舱委托书》,包含:
发货人/收货人信息
起运港/目的港
柜型、数量、货值
特殊要求(如危险品申报、堆存费预付)
关键时间节点:截关前7天完成订舱,避免舱位紧张。
二、货物装箱与监装
装箱方案制定
重货配载:单箱重量≤柜门限重(通常26吨),避免偏载导致运输风险。
空间优化:使用3D模拟软件规划货物摆放,减少空隙(如采用“井”字形堆码)。
固定措施:使用木方、气囊或绑带固定货物,防止运输中滑动。
监装流程
现场核对:检查货物唛头、数量与装箱单一致,拍照留存。
铅封加施:装箱完成后由海关或第三方机构加施铅封,确保封号与提单一致。
异常处理:如发现货物损坏或数量不符,立即停止装箱并通知货代。
三、报关与单证准备
报关资料清单
必备文件:
商业发票(Invoice)
装箱单(Packing List)
提单(Bill of Lading,B/L)
原产地证(CO/FORM A)
报关单(需加盖报关专用章)
特殊单证:
危险品:MSDS、危包证、运输鉴定报告
食品:卫生证、动植物检疫证
机电产品:3C认证或免办证明
报关流程
电子申报:通过“单一窗口”提交报关数据,系统自动审单。
现场交单:审单通过后,打印报关单并携带原件至海关现场。
查验与放行:海关可能抽查货物,查验合格后签发《放行通知书》。
四、海运运输阶段
起运港操作
集港:柜子在截关前24小时进入指定堆场,等待装船。
装船计划:船公司根据舱位分配装船顺序,优先装载危险品或冷链柜。
船期跟踪:通过船公司官网或货代系统查询船舶动态,预计到港时间(ETA)。
目的港操作
换单:收货人凭提单正本或电放保函向货代换取《提货单》(D/O)。
清关:提交报关资料至目的港海关,缴纳关税及增值税(如需)。
提柜:清关完成后,凭D/O至堆场提柜,检查铅封是否完好。
五、关键风险控制点
时间风险
截关时间:晚于截关日可能导致甩柜,需支付改配费(约USD500/柜)。
免箱期:目的港通常提供7天免箱期,超期需支付滞箱费(USD100~300/天)。
货物安全风险
湿损预防:使用防潮袋或干燥剂,避免集装箱雨(Condensation)。
偷盗防范:选择信誉良好的船公司,避免在盗抢高发区停靠。
合规风险
单证错误:如品名、HS编码与实物不符,可能导致海关扣货或罚款。
资质缺失:出口危险品未办理危包证,可能面临整柜退运。